查看原文
其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课题组《Adv.Mater.》:抗油脂污染的聚合物分子刷体表电极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11-02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体表电极作为非侵入式电极,可应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如心电和肌电),为未来慢性疾病诊断和智能健康监测提供有效手段。现有的商用凝胶电极由于易失水造成信号质量下降,且常常引起过敏反应而无法应用于长期日常监测。传统干电极由于刚性材料与皮肤组织机械性能不匹配,易造成运动伪影和噪音。近年来,柔性体表电极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材料机械性能的匹配问题,实现了电极与皮肤的共形贴附,成为未来体表电极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长期实时监测要求电极表面与皮肤长时间反复接触。在此过程中,皮肤表面油脂对电极表面的污染会造成皮肤/电极界面阻抗升高,引起信号质量下降(图1, a-b)。而通常用于制备柔性电极的材料,如各种金属(Au, Ag)以及硅橡胶类材料(比如PDMS, Ecoflex)都易于被皮肤表面油脂浸润污染且难于清洗。因此电极在长期重复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失去检测能力。未来智能可穿戴健康监测系统要求柔性电极与其它多种功能模块进行集成,这就要求电极具有相当的可重复使用性从而大大简化系统的复杂性并方便于使用者日常使用。因此,如何制备具有抗皮肤油脂污染性质并且可重复使用的柔性体表电极对开发设计下一代可穿戴健康监测器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图1. 基于兼性离子聚合物分子刷的柔性抗皮肤油脂皮肤电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陈晓东教授课题组巧妙地将超亲水自清洁技术引入柔性电极的设计中,将超亲水兼性离子聚合物分子刷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PMPC)修饰在金/聚二甲基硅氧(Au/PDMS)复合柔性电极表面(图1c)。含有兼性离子的磷酸胆碱分子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细胞膜自清洁和抗生物附着能力的主要贡献来源。将磷酸胆碱分子的聚合物分子刷修饰在电极表面后,表面具有了超亲水自清洁特性。电极表面虽然也会被皮肤表面的油脂污染,但可以在水中实现对油脂的去润湿,通过简单水洗而自发去除表面附着的油脂而不需要任何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和额外机械能的引入。该工作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以材料设计为基础,为未来长期可重复使用柔性体表电极的制备和设计提供了独特的可借鉴性成果。


图2. PMPC聚合物分子刷修饰的电极的抗皮肤油脂水中自清洁性能表现。a-b)电极表面油脂的水中去润湿过程 c)皮肤/电极界面阻抗在多次油脂污染-水洗处理过程中的变化。


在电极的制备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在半固化的聚二甲基硅氧基底表面沉积导电金薄膜,实现了金与聚二甲基硅氧之间良好的粘附性,以防止在后续的分子刷修饰过程中金与聚二甲基硅氧发生脱离。然后,研究人员采用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在复合电极的金表面引发聚合修饰PMPC聚合物分子刷。所得到的复合电极具有低界面阻抗,高导电性,良好的柔性可拉伸性能等优良性质。而更重要的是,电极表面具有了抗皮肤油脂的水中自清洁能力。实验证明,油脂虽然可以在空气中浸润污染表面,却会在水中快速去润湿并自发脱离表面。其去润湿过程可在1秒内完成(图2a)。实验同时证明,电极被皮肤油脂多次污染后,皮肤/电极界面阻抗会明显升高,而PMPC修饰的电极则可以通过简单的清水润洗恢复低的界面阻抗(图2c)。研究人员同时展示了实际应用这种抗油脂自清洁柔性电极对人体心电和肌电信号进行监测(图3)。结果证明,普通电极经皮肤油脂反复污染后,得到的生理电信号质量下降。其中,在心电检测中,噪音增强,特征信号P波难以辨认。而在肌电测试中,信噪比也明显降低(<10dB)。而PMPC修饰的自清洁体表电极可以通过简单水洗恢复最初良好的信号质量和信噪比(30dB)(图3,c-g)。


图3. 人体心电(ECG)和肌电(EMG)信号的监测和抗油脂自清洁性能。a-b)采用该柔性自清洁电极获得的心电和肌电信号 c-e)心电信号在电极经历皮肤油脂污染-水洗处理过程中的变化。f-g)肌电信号在电极经历皮肤油脂污染-水洗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信噪比分析。


陈晓东教授课题组设计制备的这种抗皮肤油脂污染的自清洁柔性电极解决了一般柔性电极在使用过程中易于被皮肤油脂污染,不能应用于长期重复监测的问题,为下一代柔性体表电极和可穿戴健康监测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工作以题目“An On-Skin Electrode with Anti-Epidermal-Surface-Lipid Function Based on a Zwitterionic Polymer Brush”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何克博士,通讯作者为陈晓东教授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1130 


相关进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Nat.Commun.》:基于局域力电耦合界面的手势动态识别

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与厦门大学吴云龙教授团队联合撰写综述: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聚合物非病毒基因递送系统

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团队、浙大李德昌教授和新加坡A*STAR程渊高级研究员团队合作:基于导电蜘蛛丝制备了可用于假肢的超韧电肌腱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龙祎教授课题组和陈晓东教授课题组合作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柔性离子导电水凝胶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具有可拉伸,抗撕裂和自我修复的四重氢键交联超分子聚合物薄膜电极材料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形状和拉伸性能可控的新型可编辑的柔性超级电容器

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研发了一种亲水型的丝胶蛋白粘结剂,可解决高压正极材料自放电问题并实现其快充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